公眾號等新媒體運營中拉新活躍留存轉化復購的含義
1.拉新指標
在拉新環節,潛在用戶體驗產品后如果覺得不錯,才會注冊為正式用戶。在評估拉新效果時,常用的指標如下。
瀏覽量
瀏覽量也叫曝光量,指產品或內容被多少潛在用戶看到,與之相關的是點擊量,兩者的比例叫作點擊率(Click-Through-Rate,CTR),很多廣告平臺會用 CTR 來評估廣告質量。
注冊用戶數
注冊用戶數是衡量拉新效果的結果指標,當潛在用戶進行注冊后,就正式被定義為用戶。
獲取成本
獲取新用戶很多時候需要成本,常見的成本計算方式包括千次曝光成本(Cost Per Mille,CPM)、單次點擊成本(Cost Per Click,CPC)、單次獲客成本(Cost Per Acquisition,CPA)。
2.活躍指標
用戶注冊后,可能會表現活躍或不活躍甚至流失,表現活躍的用戶即活躍用戶。
活躍用戶數
相比于注冊用戶數,活躍用戶數可以更直接地反映產品或賬號的實際運營情況。常用指標是日活躍用戶數量(Daily Active User,DAU),指的是 24 小時內活躍用戶的總量。在微信公眾號有一個類似指標為常讀用戶數。
活躍率
活躍率=活躍用戶數/注冊用戶數,用來衡量產品或賬號的健康程度。假如某微信公眾號賬號有 30 萬關注量,但常讀用戶數只有 1%,表示其運營狀況不佳。
3.留存指標
在某段時間使用其產品,過了一段時間后,仍舊繼續使用的用戶,被稱為留存用戶。
留存率
留存率=留存用戶/當初的用戶總量,常用的是次日留存率、七日留存率和三十日留存率。例如,某平臺某天通過某渠道新增用戶 1000 人,第二天仍舊登錄的有 350 人,第七天仍舊登錄的有 100 人,則這個渠道獲取的用戶次日留存率為 35%,七日留存率為 10%。
流失率
流失率與留存率恰好相反,如果次日留存率是 30%,那么說明有 70%的用戶流失了。流失率的意義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預測產品或賬號的發展趨勢。如果某賬號現有用戶 10 萬,月流失率為 20%,那么如果沒有新增用戶,5 個月后該賬號會失去所有用戶。
4.轉化指標
企業往往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,因此衡量有多少有價值的用戶被轉化非常重要。對于不同類型的產品或賬號來說,用戶的轉化指標也是不同的,常見的是在交易類產品中,用戶直接為產品付費,產生購買。
GMV
總成交額(是一個虛榮指標,只要用戶下單,不管是否支付成功,這筆訂單就可以計算在 GMV 里。
成交額
成交額是指用戶付款的實際流水,是用戶購買后的消費金額,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實際交易情況。
付費用戶數
產生過購買行為的用戶,被稱為付費用戶。想要研究用戶付費潛力,我們可以計算付費用戶比例,即付費用戶比例=付費用戶數÷注冊用戶數。
復購率
復購率可以衡量付費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,計算方式為消費兩次以上的用戶數占購買總用戶數的比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