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卡機一年沒用還能用嗎
網上關于刷卡機一年沒用還能用嗎的刷卡知識比較多,也有關于刷卡機一年沒用還能用嗎的問題,今天第一pos網(www.javbus2020.com)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,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。
本文目錄一覽:
刷卡機一年沒用還能用嗎
2015-03-31 10:50 成都商報 顯示圖片
開欄語
成都創業者面前是一片大好的開闊天地,國家的高度重視,連續出臺文件鼓勵;成都市“創業天府”行動計劃“菁蓉匯”活動,讓創業者走到聚光燈下,引發國內投資人的熱情關注,成都“創客”們的春天已經到來。
為了再助推成都創客走上更大舞臺,成都商報今日起推出“我是創客”系列報道,講講發生在這里的精彩創業故事、使之家喻戶曉、傳遍全世界。
創客說
“這是誠信問題。”當初加入的公司解散后,葛輝以個人名義,最初為這些客戶免費維護,他覺得“這些軟件就像自己的兒女一樣。”
“具有技術深度,技術壁壘更強,這樣的產品,才更具有核心競爭力。”
在位于益州大道中段的移動互聯創業大廈底樓咖啡廳,如果你還在使用會員卡或者現金結賬,那你就真正“out”了。來這里消費的會員只需帶上自己的雙手。結賬時,把手掌移動到一臺方形設備上掃描。“滴”地一聲后,錢就從賬戶中扣掉了。
如此便捷的支付方式,在市面上還很少見。它的研發者、成都芯軟科技公司負責人葛輝,實際上就在這棟大樓的九樓辦公,他向咖啡廳贊助了這套結賬神器。沒想到客人們興趣非常濃厚,紛紛扔掉了手里的會員卡。
“互聯網改變世界,而我們只想改變客人們的支付習慣。”這個已近中年的男子,底氣十足地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“比如,扔掉多余的卡,走哪里都不用帶錢包。”
失業 沒有失掉自己的誠信
跟2012年剛搬來移動互聯創業大廈時相比,葛輝的辦公室現在大多了。他們是第一批入駐大廈的企業,最初辦公面積不過100多平米,合伙人加員工不過10來個人。現在,從樓道中央的電梯出來后,不管是向左還是向右的辦公區,銘牌上都寫著“成都芯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”的名字。3年過去,公司差不多已經快把整個九層都要租下來了。
“上次大廈管理方還在跟我們講,你們規模都這么大了,是不是該考慮挪窩了。”葛輝笑著說,這棟創業大廈主要是用于孵化一些新成立的企業。但他覺得,芯軟雖然最近兩年發展不錯,但還遠談不上強大,還需要加快發展。
這種戰戰兢兢的內省,也許可以追溯到葛輝11年前的那場“失業”。2000年左右,葛輝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后,進入總部在成都的一家在國內都極有影響力的軟件公司,安靜地做了一名“程序猿”。
但是4年后,公司宣布解散。他也眼睜睜看著這家西部首屈一指的傳奇公司隕落。“心里很失落,不知道未來的路怎么走。”
盡管很艱難,但是他在客戶面前竭力保持微笑。他以前做的軟件,都是提供給稅務局和社保局使用,后期存在維護的問題,“這些軟件就像自己的兒女一樣。”于是他以個人名義,最初為這些客戶免費維護,“這也是誠信問題。”
對于進一步的發展,他曾經想過要去北上廣,那里薪資也會更高。但他覺得自己畢竟是四川人,“外面再好,未來還是得回成都。”
創業 最初只是解決了溫飽
入駐創業大廈后,芯軟是首批裝修的公司,“許多人跑來看我們的裝修風格。”葛輝說。但僅僅過了幾個月,商海的殘酷性就出來了,一些公司因為無法維持而搬走。幾年下來,樓上樓下的公司換了好幾撥,門口的銘牌過一陣就會更新一遍。
“創業”是如今的熱詞。在2004年,也是葛輝能夠想到的一條出路。當時在本地不好找工作,維護的政府客戶又多,對方只可能跟公司合作,于是他和幾個同事琢磨著成立公司。最終因為資質不夠,這些業務都轉了出去。
那陣公司面臨著生死存亡,每天都在尋找出路。因為常跟社保局打交道,他們敏感地發現社保業務系統有全省統一的趨勢,于是準備在此領域深耕。彼時,國外已有團隊研發出生物識別系統,防止資金冒領。這觸動了葛輝,“養老金是不是也存在冒領的風險?”于是他說服團隊,籌措1.5萬美金,從國外引入指紋識別技術。
“那幾年指紋打卡考勤還很少見,指紋識別都一般用于高端地方,比如指紋保險箱。”葛輝當時的打算是,雖然團隊也可以研發,但需要時間。引入新技術后,如果應用方面可以賺錢,就可以騰出手來做其它。但那陣最大的問題是,所有產品都是基于電腦,兩者無法割裂,產品毫無新意和突破,一年的營收躊躇不前,只維持在一兩百萬。對于那次創業,葛輝覺得,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而已。
創新 產品有了核心競爭力
創業大廈就像一個保育箱,小心翼翼地孵化著這些從各地搬來的創業者。銳成芯微公司創始人向建軍打了個比喻,這里提供的服務都是保姆式的。葛輝也不再有“單打獨斗”的感覺,成都高新區創新中心不僅給予租金減免,還經常為大家舉辦法律、稅務、工商等方面的知識講座,以及團隊培養技能培訓等,“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,對創業新人非常有益。”
在益州大道中段這棟玻璃幕墻大樓里,芯軟確定了未來的發展模式:在接連嘗試指紋、虹膜、人臉和聲紋等生物識別方式后,葛輝最終決定把手掌發展為核心技術,“應用場景寬,使用體驗好,識別率高,三項它都符合。”
入駐創業大廈,葛輝視為第二次創業,開始對技術全面升級。2013年,他們研發出來的是終端產品,包含了硬軟件,將以往所有產品只能依靠電腦的模式完全切割。市民去社保局辦事,不用帶卡,只需打空手去,在刷卡機上揮揮手就可以了。
當年芯軟就打了場翻身仗,一年做到500多萬,2014年又創紀錄突破1000多萬。他嘗到甜頭,“具有技術深度,技術壁壘更強,這樣的產品,才更具有核心競爭力。”
今年,他給公司謀劃了新的思路:準備將生物識別技術轉向手付和安防領域,并且把目標定在5000萬元。咖啡廳里那款結賬神器,不過是芯軟在“手付”領域的小試牛刀。
成都商報記者 辜波 攝影記者 王勤
記者手記
創業11年,他的身上有股勁兒
葛輝大學其實讀的是工程管理,跟計算機并不沾邊。他說那陣是以考上大學為原則,沒有考慮選專業。結果上了大學后,才發現自己的最愛是計算機,于是經常去泡機房和圖書館,還蹭別人的專業課。通過這番折騰,竟也練得一身好武藝,畢業后就進了西南最好的軟件企業,比很多計算機專業的校友都干得出色。
看完這些經歷,就可以理解葛輝在創業中的堅持了。11年創業,最近三年才見曙光,可能很多人堅持不下來。所以,始終感覺葛輝身上有股勁兒。正是這股勁兒,支撐著他從學校苦追計算機到帶領一幫團隊艱苦創業。而這種勁兒,也許在很多人身上都找不到了。
創業政策小靈通
萬事開頭難。創業初期,也難免困難重重。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,成都已經出臺一系列鼓勵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。對于創業者而言,充分運用創業扶持政策,不僅能夠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功效,也可以少走些彎路。
今日開始,成都商報“創業天府,成都圓夢”系列報道將開設“創業政策小靈通”欄目,聯合市科技局,每天為廣大創業者介紹一項具體的創業扶持政策。如果創業者有想要了解的政策問題,也可以通過成都商報熱線,將問題反饋給我們。
申領“科創幣”
檢測費每年最高省5萬
對于很多科技創業企業而言,科研檢驗檢測,是創新投入中一筆不菲的費用。想要在這方面省錢?您不妨關注一下“科創幣”。
“科創幣”,是“科技企業創新券”的簡稱,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的一種手段,是推動科技服務需求和供給有效對接的一種途徑。市科技局向企業發放創新券,企業向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購買創新服務時,用創新券抵扣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用,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持收到的創新券向市科技局兌現,并獲取一定的服務補貼。
具體而言,“科創幣”主要在成都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(即“科創通”平臺)上運用。該平臺上匯集著大量的公共檢測機構,企業輸入關鍵詞,就能對能夠提供相應檢測服務的機構一目了然,可以輕松實現“配對”。企業向檢測機構購買服務時,可直接用“科創幣”省現20%,每年最高可省5萬元。
“科創幣”實行免費申請,要求申領企業為創業中小微企業。申領“科創幣”的操作流程為:(1)在“科創通”平臺完成注冊,或在成都市科技項目申報系統注冊并完善企業信息。(2)在“科創通”平臺申領“科創幣”,并等待運營中心審核。(3)企業在購買支持“科創幣”服務或產品時,使用“科創幣”抵扣一定比例服務費。(4)完成服務后與機構確認合同與發票。
成都商報記者 王圣
以上就是關于刷卡機一年沒用還能用嗎的知識,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刷卡機一年沒用還能用嗎的知識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!

轉載請帶上網址:http://www.javbus2020.com/shuakatwo/230049.html
- 上一篇:棗莊銀行pos刷卡機
- 下一篇:正規小刷卡機